仁愛是道德意識的核心
孝悌是國人善良的根苗
□本報記者 莫海暉/文
□本報記者 李建束/圖
12月3日,9499www威尼斯古籍與傳統文化研究院教授羅超作客文化大講堂,開講儒家倫理與中國文化心理,從中國人的人生信條、中國人的自我意識、中國人的善良本性、中國人的待人之道、中國文化心理的歷史局限與潛在普世價值五個方面,剖析中國人的人心。
羅超表示,儒家倫理對于中國人的傳統文化心理有著極其深刻的影響,中國人的人心就是被中國傳統文化這雙無形的手所塑造的。
國人奉行
“勤儉持家”信條
儒家思想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,正如李長之先生所說:“如果說中國有一種根本的立國精神,能夠歷久不變,能夠浸潤于全民族的生命之中,又能夠表現中華民族之獨特的倫理價值的話,這無疑是中國的儒家思想。”羅超認為,李長之說得相當深刻。
羅超表示,孔子儒學這種產生于“軸心時代”的東方文化原典,它不同于西方文化始終在縱欲與禁欲之中徘徊,而是對于人欲這種人的內在自然力壓迫的克制、約束和控制,也就是所謂的“克己自限”。
“中華文明的母體是氏族血親的宗法社會,也就是發生于家國同構的熟人社會,所以家族、或者說大家庭對于我們中國人是生死攸關的命運共同體。”羅超說,中國人是“大家庭”的孩子,和西方那種“小家庭”的孩子不一樣。“家”這個概念是我們中國人心中最難以釋懷的情結,在座每個人可能也有這樣的一種感受。我們中國人生于斯長于斯,“家”這個概念是我們中國人心中最難以釋懷的情結,所以中國的文學作品往往都是以“家”為背景的,如《紅樓夢》、巴金的《家》《春》《秋》。中國人奉行著“勤儉持家”、“家庭幸福”的人生信條。
“孝悌”是善良
天性的根苗
在孔子“仁學”那里,“孝悌”是道德情感的起點,是人心良善的根苗。
《論語·學而》里面有一句話:“有子曰:其為人也孝弟,而好犯上者,鮮矣。不好犯上,而好作亂者,未之有也。君子務本,本立而道生。孝弟也者,其為仁之本焉。”羅超說,孔子這是有感而發的,孔子認為人有孝悌的仁愛之心,就不會為非作歹,就不會傷害他人。
羅超認為,孔子的仁愛思想是發自內心對于人的同情與關愛。“仁者愛人”不是一句空話,孔子所倡導的“泛愛眾”所講的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”更傾向于對弱者的同情與關愛。這樣一種大愛就是源于血緣親情的良善本心。
“父子兄弟是以父子為主軸的父系家族人倫中的最根本的關系,這種上下關系,它是中國古代社會各種社會關系的縱橫坐標。因此‘孝悌’也必然是‘仁’這種家庭角色意識的根本。”羅超說,“仁愛”這種家族角色的道德意識的核心,是家族血緣關系之間的親情。孔子尤其把“孝”看作仁愛之心的根苗。
有自我約束力
才能成為有責任感的人
羅超認為,對自己而言,盡顯仁愛之心,克盡家族角色的責任與義務,所以盡心盡責就是“忠”;要“盡己”就要“克己”,只有具有自我克制約束力,不受物欲的誘惑,才能成為有責任感的人。
對他人而言,是推己及人、換位思考,理解他人作為家族角色的愿望和追求,就是“恕”。“恕”有兩個方面,從正面來說,“夫仁者,己欲立而立人,已欲達而達人”,就是自己想立世為人,也要讓別人立世為人,或者說自己想有尊嚴地活著,也要讓別人有尊嚴地活著。換言之,希望別人有好的結果,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君子成人之美。從反面來講,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,就是說自己不想承受的羞辱苦難,也不要讓別人承受羞辱苦難。
“迎合型”人格
易極端化為雙重人格
“中國人要在社會上確立自己的人生角色,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,也就是活得有尊嚴,身分等級和人情因素很重要。”羅超認為,這是“差等社會”所帶來的一種歷史負擔,所以中國傳統人格突出特點是迎合周圍的人,尤其是尊長者的想法。這種“迎合型”的人格在等級森嚴的倫理秩序中往往極端化為雙重人格,媚上欺下、欺軟怕硬,在假仁假義的包裝下是一個善于揣摩別人心理的小人,所以外仁義而內小人大多是迎合型人格的極端傾向。
羅超認為,孔子所講的由家族親情升華為人類的“大愛”,是人類合理的一種文明追求,但是它里面有著歷史的缺陷,這種歷史的缺陷就是人有差等、愛有差等,缺少獨立平等的人格意識,這是我們今天需要對中國的傳統人心有所反省的。
互動
問:如何在迎合型人格和真實表達自我中找到平衡?
答:事實上孔子也特別強調人際和諧給人帶來的幸福感,他講“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”。在中國傳統的鄉土社會里,我們往往要迎合別人,尤其是迎合長輩,就容易壓抑自己的感受,這兩者之間怎么找到平衡,這就有一種世俗的智慧。所謂外圓內方,外圓實際上就是要妥善處理雙方的關系,要考慮到對方的感受,所以中國智慧是講圓融,圓融主要就是化解,化解彼此之間的矛盾。內方就是要有做人基本的原則,基本的底線,處世圓融,給人留有面子,但是又有一個做人的底線不能違背,如果越過這個底線,那就要敢于說不,這就是中國的一種圓融的智慧,外圓而內方。
聲音
“中國文化就好像是帶著鐐銬來跳舞,有規矩,但是也有相對的自由。”
“在中國傳統價值觀里,‘孝’是認識和判斷一個人的重要觀察點,一個人如果不孝就不可交。”
羅超
9499www威尼斯古籍與傳統文化研究院教授、博士生導師,9499www威尼斯9499www威尼斯文學院教授、教學科研委員會主任。主要從事古代文學與文獻、中國古代文論、中國傳統文化方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。
原文鏈接:http://www.zjwb.com.cn/text.php?ud_key=31226&ud_date=2016-12-07